國內“雙11”即將收官,海外“雙11”剛剛燃起戰火。
記者從公司方面獲悉,11月11日,阿里速賣通海外“雙11”全球開賣。據內部人士透露,速賣通“雙11”首日,至少有200個品牌達成超亞馬遜日均2倍的銷售額,部分行業頭部品牌如音頻設備EDIFIER、行車記錄儀70mai、騎行碼表iGPSPORT更是超亞馬遜6倍至10倍爆發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速賣通正在用激進的品牌策略和亞馬遜爭奪中高端品牌市場。今年9月,速賣通啟動“超級品牌出海計劃”,宣布要讓品牌用在亞馬遜一半的成本,實現更高成交。
彼時,據速賣通品牌出海負責人衍之介紹,此次品牌出海升級的本質,是速賣通從底層能力做出改變,提供了一套體系化的品牌出海策略,從品牌適應平臺運營要求、依賴大促做爆發,變成平臺自下而上做品牌化升級。“速賣通將成為品牌出海的第二增長曲線,讓品牌在決定出海的時候有一個新選擇”,衍之說。
深圳清潔電器品牌ILIFE總經理繆群毅表示,選擇加大速賣通投入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平臺運營成本。“在速賣通上的整體成本約為亞馬遜的一半。其中傭金費率在5%–10%,低于亞馬遜約10個百分點。并且人力投入不到亞馬遜的一半,售后率相對更低。”
數據顯示,速賣通“雙11”當天,ILIFE售出近6000臺掃地機器人,銷售額同比增長140%。
據We Are Social發布的2025全球電商訪問量排行榜,中國“出海四小龍”的速賣通、Temu已經占據前三名中的兩席,直逼行業霸主亞馬遜。中國電商平臺在全球電商的影響力日益增強。其中,Temu以激進的低價策略開疆拓土,而速賣通則加碼品牌賽道,兩大平臺分別從低價、品牌發力,對長期主導市場的亞馬遜形成前后夾擊。
業內人士指出,目前“出海四小龍”里,速賣通是唯一有可能在品牌賽道跟亞馬遜一較高下的平臺。速賣通“品牌出海計劃”通過“Brand+”專屬頻道、正品認證、包郵與價保機制,吸引消費者,并通過“雙11”這類大促幫品牌實現大幅增長。
公開資料顯示,速賣通持續發力品牌出海。今年上半年,速賣通平臺入駐品牌數量同比增長70%,超過500個品牌實現銷售額翻倍,2000多個品牌通過平臺成功進入新國家市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