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車真能把人逼瘋,尤其是十五萬上下的緊湊型 SUV,和宋 PLUS 這倆貨,一個燒 92 號油一個用電,問十個人能有八種說法。我前段時間陪發小去看車,倆車都開了圈,這會兒腦子里還全是細節,索性掰扯清楚。
先說途岳,這牌子確實讓人踏實。外觀是真顯大,硬朗的前臉配貫穿式燈帶,晚上點亮那下還挺有氣勢,比宋 PLUS 的圓潤造型更對中年人的胃口。坐進去第一感覺是空間實在,后排腿能伸直不說,后備箱放倒后能塞進發小兒子的兒童車加露營裝備,這點比想象中能裝。
最驚喜的是動力,1.5T 發動機配變速箱那套 “黃金搭檔” 不是吹的,起步給油就走,高速超車也不肉,百公里加速不到九秒的樣子。關鍵是不挑油,92 號隨便加,實測油耗也還行,市區開下來六個多油,長途能更低,這點對經常跑郊區的人太友好了。不過內飾是真樸素,塑料感有點重,比起宋 PLUS 的大屏幕差了點意思。
再看宋 PLUS,價格確實誘人,入門款比途岳便宜小一萬。內飾科技感拉滿,懸浮大屏操作流暢,語音控制喊一聲就能開空調、導航,發小媳婦一眼就相中了。駕駛感受完全是另一種路子,電機啟動悄無聲息,加速特別平順,市區堵車跟車的時候一點不鬧心。
用電成本是真低,充一次電也就幾十塊,能跑大幾百公里,折算下來每公里成本比礦泉水還便宜。但續航焦慮這東西,試駕的時候沒感覺,一想到冬天可能掉電,還有節假日高速充電排隊,發小就犯嘀咕。而且后備箱空間比途岳小些,露營裝備得精打細算著放。
說實話,倆車的短板都挺明顯。途岳的智能配置差點意思,自適應巡航這些得中高配才有,保養雖說不貴,但機油濾芯啥的總得換。宋 PLUS 要是沒有固定充電樁,充電就是個麻煩事,電池用個七八年后續成本也說不清。
我那發小最后選了途岳,不是說宋 PLUS 不好,主要他老家在農村,充電樁影子都沒有,逢年過節還得拉著全家跑長途。但我另一個同事買了宋 PLUS,天天在朋友圈曬電費賬單,說一個月也就一百來塊,市區通勤太香了。
別信那些 “非油即電” 的鬼話,真得看自己情況。家附近有充電樁、就市區代代步,宋 PLUS 絕對劃算;要是經常跑長途、住得偏,途岳的踏實感更重要。對了,倆車都得去試駕,途岳的操控和宋 PLUS 的靜謐性,不上手根本沒感覺。
反正沒有完美的車,只有合不合適的。我那發小提車后雖說偶爾羨慕同事的低電費,但跑高速時從沒慌過,這大概就是選對車的樣子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