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一個宇宙版“路人甲”,闖進了我們的太陽系
中國的“天問一號”軌道器,在火星附近默默地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:
它利用高分辨率相機成功觀測到拍下了一位“外地來客”——阿特拉斯(3I/ATLAS)編號 3I/ATLAS 的星際天體。
星際天體阿特拉斯與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相對位置示意圖(右圖是2025年10月3日相機拍攝時左圖的局部放大)
對,你沒聽錯:
這個“家伙”不是太陽系的本地居民。
不是地球、火星、木星的遠房表親,
而是一個從別的恒星系統飄來的“宇宙旅行者”。
它一路跨越星際空間,像一個不請自來的旅客,沖進了太陽系的門口,
然后……咔!被我們的探測器抓了個正著。
這也是我國航天器首次觀測到星際天體。
其間,天問一號環繞器距離目標天體約3000萬千米,
是目前觀測該天體距離最近的探測器之一。
這下,連宇宙都在說:
“地球人,你們的望遠鏡水平,我服了。”
二、來自
它不是隕石,也不是外星飛船(至少目前沒發現 Wi-Fi 信號)。
科學家稱這種東西為星際天體(Interstellar Object)——
通俗點講,就是“從別的恒星家里逃出來的小碎石”。
在我們的太陽系,絕大多數小天體——像彗星、小行星——都圍著太陽轉,
它們屬于“本地戶口”。
而星際天體不一樣:
它的軌跡是“雙曲線”,意思是——它不會繞回來,它只是路過。
它不會像彗星那樣圍著太陽打轉,而是匆匆穿行、再也不回頭。
科學家推測,阿特拉斯并不是太陽系的產物。
它可能誕生于銀河系中心古老恒星周圍,年齡高達30億到110億年——
比太陽系(46億年)還老得多,相當于一位宇宙老爺爺,偶爾來我們家串個門。
在它漫長的旅程中,經歷了恒星爆發、引力甩出、星際漂流,
最終偶然闖入太陽系。它的軌跡是一條雙曲線,
這條曲線的數學意義只有一個:它永不回頭。
聽起來有點像太空版的“流浪地球”,只不過這次是“流浪小石頭”。
阿特拉斯的彗核直徑約5.6公里,
外層包裹著不斷升華的冰與塵埃,形成寬達數千公里的彗發。
那是億萬年恒星風雕刻出的遺跡,像一枚宇宙時代的化石,被太陽光輕輕吹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