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國慶中秋假期,全國旅游市場火熱,出游人次達8.88億,但一個反常現象引發關注:頭部5A級景區游客量不增反降,三年累計流失超500萬游客。曾經的金字招牌,為何不再“香”了?
1. 數據背后的反差:旅游市場火熱,5A景區遇冷
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數據顯示,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達8.88億,較2024年增加1.23億。然而,同期監測顯示,接待量前50的5A級景區深度游客量僅3622萬人,比2024年再降221萬。這已是5A景區連續第三年下滑,三年累計降幅約13%。
2. 游客吐槽:高價票、人擠人、同質化“勸退”
社交平臺上,5A景區的“避坑帖”頻現。游客抱怨部分景區門票高昂,項目卻需額外付費;人流量過大導致體驗感驟降;部分新晉5A景區缺乏獨特性,淪為“人造景點+網紅商品”的堆砌。例如寧夏某史前考古景區,游客需輾轉五六個小時,最終只看到雷同的商業化項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