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寫文化生產方式,而數字藝術正成為最鮮活的見證。
9月13日,2025北京文化論壇平行論壇首場沙龍在海淀成功舉辦,聚焦“AI重塑數字內容生產”主題。
本次活動由北京市委網信辦承辦,海淀區委網信辦、東升鎮人民政府、快手聯合協辦。
活動伊始,百余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行業翹楚參觀2025亞洲數字藝術展,展覽呈現來自6國18位藝術家的近30件多元形態數字藝術作品,為現場帶來沉浸式體驗。

隨后,眾人共同見證海淀率先實現“百模規模”,并繼續圍繞AI賦能數字內容生產的創新模式、變革路徑、挑戰和機遇等熱點議題,展開深度交流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專業沙龍是2025北京文化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本屆論壇以“傳承·創新·互鑒”為永久主題,以“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”為年度主題,設置主論壇、6場平行論壇、20余場專業沙龍及北京文化論壇會客廳常態化活動。

論壇主要聚焦文化與科技融合核心方向,圍繞網絡文化創新發展等六大議題深入研討,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、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凝聚智慧動能。
率先破百:海淀引領中國大模型新格局
在北京市委網信辦指導下,海淀區率先建立全國首個大模型生態服務站,為產業發展賦能增效。
截至本次沙龍舉辦,海淀區備案大模型總數已達105款,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二,占全國的五分之一,成為全國首個實現“百模規模”的地市級區域
在海淀區,不僅孕育了豆包、文心一言、ChatGLM等通用頭部大模型,還孵化了全球首個通用智能體“通通”、全球首個原生多模態世界模型等多項重大成果。

沙龍現場展示了“AI賦能智慧海淀‘百模綻放’新畫卷”,向以“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”為主題的2025北京文化論壇獻禮,為“AI重塑數字內容生產”的深度探討開啟了序幕。
創意轉化新路徑:AIGC重塑文化產業想象力
沙龍下半場議題為《人工智能與創意轉化》,由量子位聯合創始人、總編輯李根主持。
在這場圓桌討論中,快手科技副總裁、快手研究院院長蔡雄山指出,AIGC正在成為推動影視工業走向下一輪技術變革的新質生產力,并為影視產業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。
而自由量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TO姜濤認為——AI有助于實現創意平權,激發更廣泛群體參與文藝創作。

當紅齊天集團聯合創始人馬子涵提出,A世代與Z世代消費者已成為渴求參與的“共創者”,需通過個性化敘事提升沉浸體驗。
璞躍中國(Plug And Play)管理合伙人、常務副總裁趙晨則認為:走向文化智造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其實是“文化理解”的鴻溝,最大的機遇是“供給側改革”與“出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