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意外的高鐵遭遇
張女士最近經歷了一次令她難忘的高鐵之旅。本想著花費更多錢購買一等座能享受更舒適的旅程,卻沒想到自己的座位正后方竟是乘務員工作區。整個行程中,售貨車的推拉聲、礦泉水的碰撞聲此起彼伏,讓她直呼"花錢買罪受"。
普遍存在的困擾
這樣的遭遇并非個例。記者走訪發現,不少高鐵乘客都有過類似經歷。在北京至上海的G15次列車上,王先生就反映自己坐在餐車附近的座位時,清晨就被各種聲響吵醒。廣州南站的值班站長透露,車站每月都會收到幾起關于座位噪音的投訴。一些乘務員也表示,工作區附近的座位確實容易引發乘客不滿。
問題背后的癥結
交通專家分析指出,這一現象反映出高鐵設計中存在的一些不足。車廂空間規劃時,工作區與客座區的緩沖距離往往不夠;售票系統也沒有對這類特殊座位進行明確標注;更不用說那些仍在使用傳統金屬材質的售貨車,缺乏必要的降噪設計。
鐵路部門的應對措施
面對乘客的反饋,鐵路部門已經開始著手改進。據了解,12306正在研究開發"特殊座位提示系統",預計明年將在部分線路試點。同時,新采購的列車將試用更安靜的靜音售貨車。乘客遇到問題時,除了可以現場協調調換座位,還能通過官方APP提交反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