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6日,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“互聯網之光”博覽會在烏鎮開幕。會上,來自四川的國星宇航自主研發的“零碳太空計算中心”憑借技術領先性與產業創新價值,獲評本年度十大精品首發成果。
作為全球首個太空計算中心,“零碳太空計算中心”由國星宇航自研的計算衛星組網構成,已形成覆蓋全球的太空計算與互聯能力,其運行完全依靠太陽能供電,并利
用太空極冷環境實現輻射散熱,實現了零碳排運行。“零碳太空計算中心”的計算衛星單星最高算力達744TOPS,星座具備5POPS的太空計算能力,星間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達100Gbps,組網后已形成全球最強的太空計算能力。該中心不僅是推動“星算”計劃整體組網部署的重要一步,更為全球AI普惠提供了可持續、低成本、全覆蓋的太空算力解決方案。
隨著AI增材制造等衛星制造技術的進步,以及商業火箭發射成本的快速下降,太空計算中心的建設效率和經濟性正快速提升。“星算”計劃是國星宇航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宣布發起。
國星宇航執行副總裁趙宏杰表示:“我們僅用一年時間即完成了從概念提出、發射部署到國際權威認可的全流程閉環,并有望在“十五五”期間實現新建一座‘零碳太空計算中心’的一次性投入低于新建同等算力地面網絡的總成本,迎來太空計算的成本‘拐點’。”

“零碳太空計算中心”入軌投運以來,已為之江實驗室,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機構提供在軌計算服務。國星宇航表示,未來將繼續踐行“開放合作、安全普惠”理念,加速推進由2800顆計算衛星組成的人工智能太空基礎設施和“星算”計劃生態圈建設,為鞏固拓展我國在太空計算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,推進航天強國建設貢獻“國星力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