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舟二十一號的發射,已經進入了讀秒階段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那枚即將沖上云霄的火箭,但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,這次任務有一個小小的,卻又極其亮眼的標識,這個標識背后的故事,同樣精彩。
這個代表國家航天形象的標識,不是出自什么國際頂尖的設計公司,而是由四川美術學院的兩位設計師,董恬和顧欣,聯手打造的。這已經是川美第二次為咱們國家的載人航天任務設計“名片”了。一個小小的圖案,背后藏著咱們自己的智慧和驕傲。
一枚小標識,藏著大乾坤
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個標識,覺得挺簡潔,就是一個頭盔。但里面的門道,可真不少。
這個設計最核心的東西,就是那個圓滾滾的航天員頭盔。為什么是頭盔?因為航天事業,最終還是要靠人,靠咱們一個個活生生的航天員去探索,去拼搏。這個頭盔,就是人的象征,是連接著宇航員和浩瀚宇宙的唯一窗口。它告訴我們,再先進的技術,也離不開人的勇氣和智慧。
“整個設計的核心,就是一個航天員頭盔,它代表的不是冰冷的機器,而是我們中國航天員那股子探索未知,永不停止的勁頭。”
頭盔外面,有兩道金色的圓環,交叉在一起。這東西看著眼熟,它其實是從咱們老祖宗用的天文儀器上演變過來的。古代人就用這玩意兒看星星,研究宇宙,現在咱們用飛船去探索宇宙。這一個設計,就把古代的智慧和現代的科技給串起來了,意思是咱們中國人仰望星空的夢想,幾千年了,從來沒斷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