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見歡喜哥”的熱搜猝不及防地撞進眼簾時,許多80后指尖頓住——那個開著奔馳演小人物的“Benz雄”,那個在熒幕上笑了半個世紀的許紹雄,終究還是帶著我們的青春記憶走了。2025年10月28日,76歲的他因癌癥引發的器官衰竭安詳離世,留給一代人的是滿屏經典角色與無盡悵惘。
于影視圈而言,許紹雄是無可替代的“金牌綠葉”。出身廣州西關許氏望族的他,姑婆是魯迅夫人許廣平,叔公是粵軍總司令許崇智,卻從未借家世炫耀,反而踏踏實實在片場打磨演技半個世紀。從上世紀70年代TVB第一期藝員訓練班出道,他參演了超過兩百部影視作品,六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,最終憑《My盛Lady》摘得TVB最佳男配獎項。香港演藝學院計劃將他的表演案例納入教材,這份認可恰是對他“配角更要演出主角的認真”信條的最佳佐證。
他的角色早已刻進80后的青春年輪。83版《射雕英雄傳》里狡黠的朱聰,《倚天屠龍記》中靈動的青翼蝠王韋一笑,讓內地觀眾初識這位香港演員的魅力?!缎略鷰熋谩防锎髦诳蜓坨R、既嚴苛又溫暖的上司鐘樂海,一句“good,let's go”成了無數人的記憶錨點;而《使徒行者》中那個笑容可掬卻暗藏鋒芒的覃歡喜,更讓“歡喜哥”的名號響徹街頭巷尾,那標志性的笑容前一秒令人心安,后一秒便讓人脊背發涼,將灰色地帶的人物特質演繹得入木三分。這些角色或正或邪,或市井或江湖,卻都因他的演繹變得鮮活立體,成為港片黃金時代的重要注腳。
比角色更動人的,是他對職業的敬畏。作為全港首個開奔馳上班的藝人,他卻甘愿在鏡頭前演繹市井百態,用松弛感掩蓋背后對每句臺詞、每個微表情的反復揣摩?;萦⒓t那句“您是真正用生命演戲的前輩”,道盡了圈內人對他的敬意。他見證了香港影視從輝煌到轉型的全過程,自身便是一部“活著的香港影視史”,他開創的“功能性配角”表演范式,更影響了三代TVB演員。
如今“歡喜哥”謝幕,TVB重播《使徒行者》紀念版,金像獎協會籌備追授終身成就獎,演藝人協會甚至設立“許紹雄綠葉獎”傳承他的精神??蓪?0后而言,這些紀念更像對青春的告別儀式——那些年守在電視機前追港劇的夜晚,那些與同學討論角色的課間,那些因他的表演或笑或嘆的瞬間,隨著他的離去愈發清晰。我們悼念的何止是一位演員,更是那個港片鼎盛、星光璀璨的年代,是那段被經典角色填滿的青春時光。
他曾說“你們都是大人了,別再哭了”,可當熟悉的面孔接連遠去,當青春記憶的碎片不斷消逝,眼淚何嘗不是對過往的珍視。許紹雄終究留下了最珍貴的禮物:那些永遠鮮活的角色,那句“來日并不方長”的叮囑,還有“沒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員”的職業信仰。
別了,許紹雄先生。愿天堂亦有光影流轉,而我們會永遠記得,那個用一生詮釋熱愛的“歡喜哥”,曾怎樣溫暖了我們的青春歲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