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17 日消息,據朝日新聞報道,在負責衛星播送事務的日本總務省專家會議上,日本五大電視臺(日本電視臺、TV 朝日、TBS、TV 東京和富士電視臺)透露因持續虧損,旗下 4K 衛星電視服務難以回收成本,有必要將商業模式轉向網絡 4K 串流等方式。考慮在 2027 年(后年)退出 4K 衛星電視播送。
據介紹,相應 4K 衛星電視項目由日本政府牽頭,在 2015 年開始規劃,2018 年正式開播。官方原本預期在 2020 年東京奧運會期間,觀眾可以普遍通過電視收看高畫質節目。不過受當時疫情影響,日本民生經濟與旅游業遭受重創,奧運也延期至 2021 年舉辦,多項觀賽活動取消,使奧運推廣效果受挫,這一 4K 衛星電視項目也未能發揮預期影響力。
雖然 4K 衛星電視畫質較傳統 1080p 分辨率電視節目分辨率更高,但節目制作成本也相對昂貴,本身電視臺就需要付出更高成本。而民眾也需額外購買專用機頂盒或其他產品,并配合電視天線才能接收信號。雖然相關產品價格已降至約 2 萬日元(IT之家注:現匯率約合 942.2 元人民幣)以下,但在流媒體網絡直播普及的今天,這種需要依賴額外設備接收電視廣播的方式顯得與時代脫節。
同時,近年來全球各大品牌的中高端 4K 智能電視均普遍支持 AI 畫質增強技術,能將原本僅有 1080p 或 720p 的信號提升至接近原生 4K 的畫質。對于普通用戶而言,既然普通電視信號也能接近 4K,也就沒有必要額外再花錢購買專用機頂盒等設備、并訂閱購買 4K 衛星電視服務了。
也正由于上述種種原因,如今日本國內五大電視臺的 4K 衛星電視服務長期虧損,每年營運赤字高達數億日元,這五家電視臺目前計劃在 2027 年 1 月牌照到期前退出 4K 廣播服務。
若正式撤出,日本國內的 BS 4K 衛星頻道將僅剩國營電視臺 NHK 的 BS Premium 4K、兩條購物頻道以及一條“仍在籌備中”的頻道。對此,日本總務省也承認,4K 衛星放送商業模式已“全面失敗”,建議電視臺將 4K 節目制作成果轉向網絡廣播。